很多人運動一段時間後,就會開始嫌沒有效果,
其實最大的問題有二:
一是方法不對,
另一就是心跳率沒有達到。

感謝之前有一個願意鞭策操爆我的教練鄭彼得,
給了許多正確的觀念與方法,
其實不同的目標就會有不同的運動方法,
譬如要減重,就必須多做心肺運動,
若要練身材,就還必須要增加重量訓練,
不過一切的基礎還是在於心跳。

心跳率的計算方式有兩種,
簡單的方是就是用(220-年齡) x 目標心跳率,
以我的年齡來算,
今年34歲,
目標心跳率的計算方法如下:
60%  X (220-34) =111.6 下/分(這樣才算是開始有運動)
75%  X (220-34) =139.5 下/分(這樣才算是運動有鍛鍊效果,而且要持續15分鐘)
90%  X (220-34) =167.4 下/分(這是我運動時的極限)
但是上述的計算方式過於簡單,
對於已經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,
無法把每個人的體能差異納入計算變數,
所以對於已經運動一段時間的人而言,
適合用比較進階的計算方法,
首先要量安靜心跳,也就是剛睡醒,還沒做任何動做的心跳,
60% x (220-安靜心跳)+ 安靜心跳
以我的狀況來計算,
60%  X (220-67) + 67 =158.8 下/分(這樣才算是開始有運動)
75%  X (220-67) + 67 =181.75 下/分(這樣才算是運動有鍛鍊效果,而且要持續15分鐘)
90%  X (220-67) + 67 =204.7 下/分(這是我運動時的極限)

好好量一量自己的心跳,
運動時掌握心跳,一定會讓效果事半功倍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llaceweng 的頭像
    wallaceweng

    華勒斯銬妖

    wallacew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